香醋的做法与配方
香醋的做法与配方
做法步骤:
1、将香醋菌种放在无水无油的玻璃器皿中。那种颜色发白或者发淡黄色的类似海蜇类的就是醋的菌种。
2、往玻璃器皿中倒入纯净水,也可以用矿泉水代替,但是不要用加热后的白开水。
3、往器皿里加入一碗白酒,我这里用的是低度白酒,如果您家里是高度白酒,量要减半。
4、这时候往里面加入一碗白糖。
5、用干净的勺子将白糖搅拌融化。
6、将盒子密封好,等待发酵,等发现玻璃器皿液体厚重,并长出新的菌种,说明醋发酵成熟,就可以食用了。
自制香醋配方的水、糖、酒的比例就是5:1:1,掌握这个小秘方,自制醋轻松搞定。酸中稍微带着甜味,做凉拌菜特别好。如果您喜欢吃无添加的调味品,这个值得一试,赶紧动手试试吧!
小贴士:
1、加热后的水没有微生物,不适合发酵。
2、所用器皿要无水无油。
做醋方法步骤
一、原料:
传统制法以黄酒糟为主要原料,但产量较低,现改为优质糯米。
二、辅料:
麸皮、稻壳、食盐、食糖。
三、配料:
糯米1000kg、麸皮1700kg、稻壳940kg、酒曲4kg、麦曲60kg、食盐40kg、食糖12kg。
四、工艺:
糯米浸泡蒸煮酒曲酒发酵麸皮、稻壳醋发酵加盐陈酿淋醋煎醋成品。
五、操作:
1、浸泡糯米,要求米粒浸透无白心,一般冬季浸泡24小时,夏季15小时,春秋季18—20小时。然后捞出放入箩筐,用清水反复冲洗。沥干后蒸煮,要求熟透,不焦、不粘、不夹生。蒸饭取出后用凉水冲淋冷却,冬季至30℃,夏季25℃,然后拌人酒药,拌匀后装缸搭窝成“V”型,再用草盖封缸,防止污染和注意保温。
2、保持发酵品温,一般发酵4天后,饭粒上浮,汁有酒香气,再添加水分和麦曲、保持品温。24小时后开耙,以后每天开耙1—2次,直到酒醪成熟。
3、将酒醪中加入麸皮拌匀,取发酵好的成熟醋醅适量,再加少许稻壳及水,用手充分搓拌均匀,放于醅面中心处,再上复一层稻壳,不须加盖,进行发酵。
4、发酵3—5天后,即将上复稻壳揭开,把上面发热的醅料与下层醅料再加适量稻壳充分拌匀,进行过勺,一缸料醅分10次逐层过完,每天一次,每次皆添加适量稻壳,并补加部分温水。过勺完毕,原缸“露底”,料醅全部过到另一缸。
5、过缸后,应天天翻缸,即将缸内的醋醅全部翻过装入另一缸。期间应注意掌握温度。经过7天发酵,温度开始下降,酸度不再上升,即表明发酵完毕。
6、醋醅成熟后,立即向缸中加盐,并进行拼缸,做到缸满醅实,醅面上复一层食盐,缸口用塑料布封严,进行陈酿。封缸七天后,再翻缸一次,整个陈酿期20-30天,陈酿时间越长,风味越好。
7、将陈酿后的醋醅加水加色浸泡,进行淋醋,采用套淋法,循环泡淋,每缸淋醋三次。
8、将头汁醋加糖搅拌融化,澄清后过滤,加热煮沸,趁热装入容器,密封存放。
陈醋的做法
陈醋的做法一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
1、浸泡:将糯米用清水浸泡,水面高出米层20厘米。冬、春季气温15℃以下,浸泡12-16小时;夏、秋季25℃以上,浸泡8-10小时。夏季须换水1-2次,防止米粒发酸。
2、蒸饭:将浸好的糯米用水冲洗,稍沥干后上甑蒸饭。待大汽上足后再蒸10分钟;向米层洒入适量清水,再蒸10分钟。至米粒膨胀发亮,松散柔软,嚼不粘牙即可。
3、拌曲:米饭出甑后,用清水冲淋降温,沥干水分,摊铺在竹席上。当品温降至25-30℃时,迅速均匀拌入酒曲粉。
4、发酵:把拌曲后的米饭装坛,冬、春季坛外加围麻袋或草垫保温,夏、秋季室内通风散热,室温度保持25-30℃。24小时后可闻到轻微酒香;36小时后酒液渗出,色泽金黄,味甜微酸,酒香扑鼻,表明发酵正常。
5、醋化:在入坛发酵过程中,为使糖化彻底,需继续发酵3-4天,促使生成更多酒精。酒液开始变酸时,每50公斤蒸米加入清水200-225公斤,以降低酒液的酒精浓度,有利空气中醋酸菌进入繁殖生长,自然醋化。6、成品:坛内醋化后,夏、秋季需20-30天,冬、春季40-50天,醋液即变酸成熟。此时醋面有一层薄薄的醋酸菌膜,有刺鼻酸味。醋液上层清亮橙黄,中下层乳白略有浑浊,两者混匀即为白醋,在白醋中加入五香调料、糖色等,经沉淀过滤,即为香醋。老陈醋要贮存1-2年。
醋的土法制作
主要原料:糯米50公斤、酒药2公斤、湿淀粉80公斤、鲜酒糟80公斤、麸皮50公斤、谷糠50公斤、块曲20公斤、酵母10公斤、食盐6公斤
工具:甑坛、坛子、锅
制作方法:
1.将糯米浸泡,让水层比米层高20厘米左右。气温15℃以下时要浸泡12~16小时,气温25℃以下时浸泡8~10小时。
结束浸泡后把米放在甑坛上蒸至大汽上升后,再蒸10分钟,然后向米层洒入适量清水,再蒸10分钟,直到米粒膨胀发亮,松散柔软、嚼不粘牙则证明米粒已熟透,此时停止蒸。用清水冲洗蒸好的米,让米粒冷却,沥干水分,把米摊铺在竹席上,拌入酒曲药。
2.酿酒的缸应以口小肚大的陶坛为好,把拌曲后的糯米倒入坛内。温度较低时应在坛外加围麻袋或草垫保温,温度较高时注意通风散热。酿室内温度以25℃~30℃为宜。12小时后,曲中微生物逐渐繁殖起来,24小时后即可闻到轻微的酒香,36小时后酒液逐渐渗出,色泽金黄,甜而微酸,酒香扑鼻。
3.入坛发酵过程中,糖化和酒化同时进行,前期以糖化为主,后期以酒精发酵为主。为使糖化彻底,还要继续发酵3~4天,促使生成更多的酒精。当酒液开始变酸时,每50公斤糯米加入4倍的清水,降低酒精浓度,以利于其中醋酸菌繁殖生长,自然醋化。
4.通过坛内发酵,一般冬春季节40-50天,夏秋季节20~30天,醋液即变酸成熟。此时酵面有一层薄薄的醋酸菌膜,有刺鼻酸味。成熟品上层醋液清亮橙黄,中下层醋液为乳白色,略有混浊,两者混合即为白色的成品醋。
扩展资料:
制醋的主要过程为配料,蒸熟拌曲,入坛发酵,加水醋化,成品着色。醋的原料十分广泛,只要含有淀粉、糖、酒精成分的原料都可用来制醋,玉米、高粱、碎米、小麦、甘薯、土豆、菊芋及各种糖糟、酒糟等都是制醋的好原料。
食醋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料,食醋具有保健作用。在制醋的过程中,制曲时间最好在八月中旬,气温在28-30℃。
制曲步骤:
1.将麦、芝麻、绿豆浸泡后,破碎,蒸熟。
2.浸泡荆子叶和花椒叶2小时。
3.将全部辅料放入容器并加水进行搅拌至手握成团落地即散为止。
4.将搅拌好的曲料装入模具内制成块料。
5.将曲坯放在柴禾上,并用麻袋盖上,放在阴处使之发霉4-6天出现黄绿色霉菌。
6.晒曲至干,放到阴凉处保存。
酒精发酵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发酵前期是酵母菌迅速繁殖的时期。主发酵期是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转化成酒精的时期,同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温度上升,但不超过30-40℃,可以用木铲搅拌发酵达到机械降温,每天一次。发酵后期,酒精达到一定的积累,糖分基本耗尽,发酵作用缓慢。整个过程大约一个月。
醋酸发酵的主要反应是酒精在醋酸菌的作用下生成乙酸,由于醋酸菌是好气性微生物,所以要不断地翻醅,在增加空气的同时降低醅温,每天翻醅一次。七天后醋酸含量达7-8%,即可用3%的食盐终止发酵。醋酸发酵温度控制在28-30℃。
醋在烹调中为主要的调味品之一,以酸味为主,且有芳香味,用途较广。它能去腥解腻,增加鲜味和香味,能在食物加热过程中使维生素C减少损失,可使烹饪原料中钙质溶解而利于人体吸收,对人体还具有一定的营养保健作用。因原料不同,生产工艺方法不同,产品的口味特色也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