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是本科吗上海城建职业学院不是本科院校,该校是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高等院校,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直属,是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等重要成员。
二、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简介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是上海市规模最大的公办高职学院,由原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建峰职业技术学院合并,融入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历教育部分而组成。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其前身可追溯至1956年创建的上海市业余土木建筑学院。
学校现有奉贤、杨浦、宝山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53亩,总建筑面积22.2万平方米。位于闵行的上海建筑工程学校是学院的附属中专。在市中心设有继续教育学院。
学校全日制在校大学生近12000人,面向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学校教职工约700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99人,市级教学名师6人,上海市育才奖获得者22人。
学校是上海建筑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教育部和建设部批准的全国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商务部对外援助培训基地。
学校现有专业47个,其中国家级重点专业1个,市级重点专业14个,市级教学团队17个,市级精品课程33门。校内建有上海建筑公共实训基地、上海物业管理公共实训基地以及地下空间、智能化楼宇、钢结构安装、文物分析与保护实验室、人机工程实训室、电子商务物流实训基地、BIM实训室等141个在国内领先的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于一体的校内实训教学设施。设立12个大师工作室,与行业企业建立了216个校外实训基地。学校有16个中高职贯通专业、1个“高本贯通教育”试点专业。
学校是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特色高职院校,建设部一级资质培训单位。学校主动对接国家建设行业及城市建设与发展战略,适应上海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国际大都市,以及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围绕城市建设、治理、服务类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着力构建“学分互换、学历衔接”职业教育新体系,形成“固核心、强支撑、显特色”专业结构新布局,建立“合作开放、多方共赢”产教融合新机制,实践具备现代学徒制特征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打造以“大师工作室(坊)”为特色的产教研协同新平台,探索对接国际标准的双证融通新路径,营造“匠人+劳模”精神育人的校园新文化。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教务处登录入口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是本科还是专科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是大专吗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邮编附地址和介绍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在哪里附准确地址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教务处电话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有哪些专业附好的重点专业名单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宿舍条件,宿舍几人间环境好不好(图片)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学费标准,各专业学费每年多少钱;
关于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录取线如下:
上海普通 282 238上海艺术 283.2 243.3,浙江普通 522 474浙江艺术 507 493,内蒙古 348 315 211 227,四川普通 489 421 363 317四川艺术 243 229。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Shanghai Urban ConstructionVocational College)是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市属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入选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上海市“085工程”、上海市特色高职院校和上海一流专科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建设单位。
是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商务部对外援助培训基地、建设部一级资质培训单位、上海“专科高职-应用型本科”人才贯通培养试点项目,为长三角地区职业院校创新创业实践联盟成员单位。
学校前身是1956年创建的上海市业余土木建筑学院。2016年,原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原上海建峰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组建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根据上海市群团改革工作安排,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承接托管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历教育工作。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地址有以下:
1路、奉贤校区:上海市奉贤区南亭公路2080号。
2路、杨浦校区: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2360号。
3路、宝山校区:上海市宝山区漠河路1168号。
乘车方式:
公交车:13路、14路、15路、17路、18路、19路、25路、66路、510路、573路、申川线路等。地铁:地铁3号、4号、10号、12号线等。
轨道交通3、4号线宝山路站;10、12号线天潼路站;公交:14、66、78、929路等均可到达。
学校简介: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是上海规模最大的公办高等职业院校。2016年3月由原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建峰职业技术学院合并,随后融入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历教育部分而组成。学校迄今已有64年的办学历史。
学校定位为以城市建设、管理和服务为特色的多科性、应用技术技能型高校,在“立德立人立业”校训引领下,秉持“厚人文、重实践、强专业、精技能、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四大品牌”建设和全国城市化进程。
学校发展历程:
学校合并组建四年多来,坚持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方向,错位竞争、特色发展,“1+1+1>3”叠加效应明显。
一是形成贯通人才培养体系。承担上海贯通培养人才试点,形成“中职—高职—应用本科”贯通齐备、“学历—培训—技能竞赛”构成体系的办学格局。
二是建构特色专业群。瞄准绿色城市、智慧城市、健康城市和城市群建设,对接产业链和岗位群,形成“固核心、强支撑、显特色”专业结构新布局。
三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建立产业学院和协同创新中心,与上海建工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了374个校外实训基地。
四是推进课程思政改革。获批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重点培育学校,推出《中国城事》《筑梦中国》大国系列课程。
五是传播劳模(工匠)精神。建立16个技能大师工作室、15个劳模育人基地。
六是推进办学国际化进程。担任中英职业教育合作发展委员会副主席单位,在泰国设立海外分校,举办“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国际人才研修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