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建筑风格的特点(巴洛克风格三大特征)

巴洛克风是指什么意思

巴洛克风是一种艺术风格,起源于17世纪欧洲。它特点是装饰华丽、线条曲折复杂,追求宏伟、繁复和华丽的效果,强调运动感和表现力,常用于建筑、绘画和音乐等领域。

巴洛克时代建筑特征

1、巴洛克时代的建筑是在17到18世纪,以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建筑和装饰风格。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感,以及喜好华丽的装饰、雕刻和鲜艳的色彩。这种风格常常采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来表达自由的思想,同时营造出神秘的气氛。

2、另外,巴洛克建筑在建筑领域展现出了丰富的创造力和空间造型能力,使其影响力不仅局限于天主教国家,而是一直延续至今。其中的一个典型特点是建筑立面的雕塑化。建筑师们通常喜欢采用弧形来制造一种波浪起伏的立面,这种膨胀与收缩的形态不仅为立面带来了夸张的视觉深度效果,更让人感觉建筑仿佛拥有生命力,是一个能够呼吸的有机体。此外,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和谐严谨的比例相比,巴洛克风格的建筑显得更为浮夸,中殿更大、穹顶更高、外墙立面的装饰性也更强。

巴洛克风格名字

巴洛克风格是17世纪至18世纪初的一种艺术风格,以其奢华、装饰华丽和复杂的特点而闻名。在巴洛克时期,许多杰出的艺术家和建筑师创造了许多令人惊叹的作品。其中一些著名的巴洛克风格建筑包括:巴黎圣母院、凡尔赛宫、圣彼得大教堂和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巴洛克风格的艺术作品通常具有丰富的细节、曲线和装饰,以及富有戏剧性的效果。巴洛克风格的名字可以是:巴洛克之光、华丽之舞、艺术的繁荣、奢华的绽放等。这些名字都能够传达出巴洛克风格的独特魅力和精神。

巴洛克式建筑风格,是什么意思解释的通俗一点

1、16~17世纪交替的时期,巴洛克风格开始流行,其主要地区是意大利。巴洛克的原意是『畸形的珍珠』,专指珠宝表面的不平整感。后来被人们用来作为设计风格的代名词。这种风格一反文艺复兴时代艺术的庄严、含蓄、均衡而追求豪华、浮夸和矫揉造作的表面效果,突破了古典艺术的常规。这种风格集中体现于天主教的教堂上,并影响到家具和室内设计。巴洛克式设计刻意追求反常出奇、标新立异的形式。其建筑设计常采用断裂山花或套叠山花,有意使一些建筑局部不完整;在构图上结构不规则地跳跃,爱用双柱,甚至以三棵柱子为一组,开间的变化也很大。在装饰上,巴洛克式设计喜用大量的壁画和雕刻,璀璨缤纷,富丽堂皇,富有生命力和动感。17世纪时,随着欧洲的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国家的权利集中于君主制政府中,这一点集中体现于路易十四王朝。为了表现绝对军权的统治,以古罗马帝国建筑为范本的古典主义形成,其典型代表是凡尔赛宫。古典主义风格的特点是简洁、和谐、合理并富有纪念性,与同时期意大利巴洛克式风格的混乱与堆砌形成鲜明对比。但是,就像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后出现了巴洛克式风格一样,法国在古典主义之后,随着军权的衰落,出现了洛可可式风格。洛可可原意是指岩石和贝壳,特指盛行于18世纪法国路易十五时代的一种艺术风格,主要体现于建筑的室内装饰和家具等设计领域。其基本特征是具有纤细、轻巧的妇女体态的造型,华丽、繁琐的装饰,在构图上有意强调不对称。装饰的题材有自然主义的倾向,最喜欢用的是千变万化地舒卷着、纠缠着的草叶,此外还有蚌壳、蔷薇和棕榈。从发展根源上说,『洛可可式风格是巴洛克式风格的延续』,同时也是中国清式设计风格严重浸染的结果。

参考文献:

2、《工业设计史》第四版,何人可,高等教育出版社

巴洛克建筑的评价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感,喜好富丽的装饰、雕刻和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来表现自由的思想和营造神秘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