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申门下三千客(与春申君有关的三个典故)

其实春申门下三千客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与春申君有关的三个典故,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春申门下三千客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春申门下三千客是什么意思

“春申门下三千客”的意思是战国时的春申君,其门下多养食客,有很多朋友。“春申门下三千客”的下一句是“小杜城南五尺天”,这是清末民初同盟会元老“骈文大师”饶汉祥为杜月笙写的对联。以此典故暗喻杜月笙重义气,爱朋友。

“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讲的是战国时的春申君,其门下多养食客,以仗义疏财,交游广阔而著名。唐朝京城长安南郊的杜曲地方,此地盛唐时为贵族住宅地,因簪缨世胄,门第高贵,大有去天尺五的显赫气势。

杜月笙原名杜月生,后由章太炎建议,改名镛,号月笙,江苏川沙人(今上海浦东新区),是近代上海青帮中的一员。

杜月笙有经营头脑,会做生意。杜月笙未必真有多少金融大才,一生皆为半文盲,不过杜月笙很早就意识到,单单在刀口上讨生活,并非长久之计。

“春甲门下三千客”全诗是什么

全诗是:

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

春申君礼贤下士,当日曾有门客三千,由于杜月笙在上海善待下台总统黎元洪,黎元洪的秘书长特撰一副对联:“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他因此被其党羽吹捧为“当代春申君”。

出处:出自黎元洪的秘书长写给杜月笙的一副对联。

杜月笙这个人喜欢附庸风雅,喜欢听戏。不过这个听戏也确实不是只有文化的人才能看懂的东西。戏本来就是雅俗共赏,不管识不识字,学问高不高,这个戏都是能够听懂的。成名后的杜月笙对以前的大总统黎元洪十分的尊敬,在上海善待黎元洪。这让黎元洪十分的感动。

黎元洪的秘书长为了感谢杜月笙,专门给杜月笙写了一副对联:“春申门前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也是因为这样,杜月笙被当时的追随者称之为当代“春申君”,不过也是因为杜月笙尊重这些名人,让杜月笙的社会地位在一段时间中迅速提高。

扩展资料:

人物简介:

杜月笙(1888年—1951年8月16日),男,原名杜月生,后因章太炎建议而改名镛,号月笙,江苏川沙(今上海浦东新区)人,是近代上海青帮中的一员。

1902年,杜月笙进入时为青帮上海龙头的黄金荣公馆,负责经营法租界的赌场“公兴俱乐部”。1925年7月,杜月笙成立“三鑫公司”,垄断法租界鸦片提运。

1927年4月,杜月笙与黄金荣、张啸林组织中华共进会。1929年,杜月笙任公董局华董,这是华人在法租界最高的位置。1929年,杜月笙创办中汇银行,涉足上海金融业。

杜月笙自始至终都热心支持中国人的斗争,并提出了六大主张:释放被捕学生;抚恤;道歉;取消印刷附律;取消码头捐;收回会审公廨(即收回司法权)。在抗战中,杜月笙曾多年担任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做过一些有益的慈善事业,曾设立了很多医院。

同时还投身教育,创设许多学校,如上海大公职业学校(江苏科技大学前身)等,向学校捐款。特别是他任副会长时正值抗战前后,于救助伤兵输送物资、建立抵抗部队。抗战开始后,杜月笙参加了上海各界抗敌后援会,任主席团成员兼筹募委员会主任。

仅月余时间,杜月笙主持的筹募会就筹集到救国捐款150余万元,有力地支援了前方的抗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杜月笙

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 是什么意思

“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这是清末民初同盟会元老“骈文大师”饶汉祥为杜月笙写的对联。

翻译:

战国时的春申君,其门下多养食客,以仗义疏财,交游广阔而著名。唐朝京城长安南郊的杜曲地方,此地盛唐时为贵族住宅地,因簪缨世胄,门第高贵,大有去天尺五的显赫气势。

用意:以此典故暗喻杜月笙重义气,爱朋友。

扩展资料:

饶汉祥(1883—1927),字瑟僧、羼提,号质含先生。湖北省广济县人。民国时期“广济五杰”之一,其余四人为居正、郭泰祺、刘文岛、张导民。早年留学日本,加入中国同盟会。武昌起义后,历任黎元洪秘书、湖北民政长、总统府副秘书长、参政院参政。1917年张勋复辟后,随黎元洪下野。客居天津。1927年归隐乡里,同年在广济病逝。

杜月笙(1888年——1951年),男,原名杜月生,后由章太炎建议,改名镛,号月笙,江苏川沙人(今上海浦东新区),是近代上海青帮中的一员。

杜月笙有经营头脑,会做生意。杜月笙未必真有多少金融大才,一生皆为半文盲,不过杜月笙很早就意识到,单单在刀口上讨生活,并非长久之计。“钱财用得光,交情用不光”,杜月笙的生意经从来不是一进一出的数字账,而是吃好“人面、场面、情面”这三碗面的大算盘。从“水果月生”,鱼跃龙门,身兼数十家公司董事长,成为上海工商界呼风唤雨的人物,其自言是“曲鳝修成了龙”。杜月笙既有青帮背景的威吓力,更要紧的还是海量人脉,以及对于时机的精准把握。

关于春申门下三千客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