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对符号是什么意思
“修改符号”也称“校对符号”,是文章修改中的专用符号。
文字在排版过程中会出现多种多样的错误,如缺漏需要补入、、倒放需要搬正、多余需要删去、字体字号上有错误需要改正、文字有前后颠倒或有侧转、有的问题需要说明等等,此时需要采用特定的符号在不影响其他排版的前提下,对排版进行修改,使之符合要求。
为了使作者、编辑在修改文章时,都能够采用一致的符号,达到文面整洁、美观、醒目的效果。1981年12月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校对符号及其用法》,对不同情况使用何种校对符号作出了规定。
扩展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校对符号及其用法》中提到的校对符号共有改正、增补、删去、保留、换字、对调次序、移位、另起行、转移、加空、代替、说明、分开等22种符号。并对各种符号进行了图例说明。
2、使用校对符号的注意事项:要注意校样中的校对引线不可交叉,改正后的字符书写清楚,校改外文要用印刷体,根据校次分别用红、纯蓝、绿三种不同颜色的墨水书写。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校对符号及其用法》中改正、增补、对调修改符号使用说明:
改正:改正的字符较多,圈起来比较困难时,可用线在页边划清改正的范围,必须更换的损、坏、污字也用改正符号画出。
增补:增补的字符较多,圈起来比较困难时,可用线在页边划清增补的范围。
对调:既可用于相邻的字词也可用于隔开的字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校对符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修改符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校对符号国家标准
校对符号及其用法有哪些种类
1981年12月,我国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校准GBI一81《校对符号及其用法》。该标准规定的符号共有22种,常用的有以下15种。
1、改正号:表明需要改正错误,把错误之处圈起来,再用引线引到空白处改正。
2、删除号:表示删除掉。文字少时加圈,文字多时可加框打叉。
3、增补号:表明增补。文字少时加圈,文字多时可用线画清增补的范围。
4、对调号:表明调整或颠倒的字句位置,三曲线的中间部分不调整。
5、转移号:表明词语位置的转移,将要转移的部分圈起来,并画出引线指向转移部位。
6、接排号:表明两行文字之间应接排,不需另起一行。
7、另起号:表明要另起一段。需要另起一段的地方,用引线向左延伸到起段的位置。
8、移位号:表明移位的方向。用箭头或凸曲线表示,使用箭头,是表示移至箭头前直线位置;使用凸曲线,是表示把符号内的文字移至开口处两短直线的位置。
9、排齐号:表明应排列整齐。在行列中不齐的字句上下或左右画出直线。
10、保留号:表明改错或删错后需保留原状。在改错或删错处的上方或下方画出三角符号,并在原删除符号上画两条短线。
11、加空号:表明在字与字或行与行之间加空。符号画在字与字之间的上方,行与行之间的左右处。
12、减空号:表明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减空。符号使用方法同上。
13、空字号:表明空一字距;表明空1/2字距;表明空1/3字距;表明空1/4字距。
14、角码号:用以改正上下角码的位置。
15、分开号:用以分开外文字母。
校对符号有哪些
1981年12月,我国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校准GBI一81《校对符号及其用法》。该标准规定的符号共有22种,常用的有以下15种。
1、改正号:表明需要改正错误,把错误之处圈起来,再用引线引到空白处改正。
2、删除号:表示删除掉。文字少时加圈,文字多时可加框打叉。
3、增补号:表明增补。文字少时加圈,文字多时可用线画清增补的范围。
4、对调号:表明调整或颠倒的字句位置,三曲线的中间部分不调整。
5、转移号:表明词语位置的转移,将要转移的部分圈起来,并画出引线指向转移部位。
6、接排号:表明两行文字之间应接排,不需另起一行。
7、另起号:表明要另起一段。需要另起一段的地方,用引线向左延伸到起段的位置。
8、移位号:表明移位的方向。用箭头或凸曲线表示,使用箭头,是表示移至箭头前直线位置;使用凸曲线,是表示把符号内的文字移至开口处两短直线的位置。
9、排齐号:表明应排列整齐。在行列中不齐的字句上下或左右画出直线。
10、保留号:表明改错或删错后需保留原状。在改错或删错处的上方或下方画出三角符号,并在原删除符号上画两条短线。
11、加空号:表明在字与字或行与行之间加空。符号画在字与字之间的上方,行与行之间的左右处。
12、减空号:表明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减空。符号使用方法同上。
13、空字号:表明空一字距;表明空1/2字距;表明空1/3字距;表明空1/4字距。
14、角码号:用以改正上下角码的位置。
15、分开号:用以分开外文字母。
校对符号都有哪几种
1981年12月,我国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校准GBI一81《校对符号及其用法》。该标准规定的符号共有22种,常用的有以下15种。
1、改正号:表明需要改正错误,把错误之处圈起来,再用引线引到空白处改正。
2、删除号:表示删除掉。文字少时加圈,文字多时可加框打叉。
3、增补号:表明增补。文字少时加圈,文字多时可用线画清增补的范围。
4、对调号:表明调整或颠倒的字句位置,三曲线的中间部分不调整。
5、转移号:表明词语位置的转移,将要转移的部分圈起来,并画出引线指向转移部位。
6、接排号:表明两行文字之间应接排,不需另起一行。
7、另起号:表明要另起一段。需要另起一段的地方,用引线向左延伸到起段的位置。
8、移位号:表明移位的方向。用箭头或凸曲线表示,使用箭头,是表示移至箭头前直线位置;使用凸曲线,是表示把符号内的文字移至开口处两短直线的位置。
9、排齐号:表明应排列整齐。在行列中不齐的字句上下或左右画出直线。
10、保留号:表明改错或删错后需保留原状。在改错或删错处的上方或下方画出三角符号,并在原删除符号上画两条短线。
11、加空号:表明在字与字或行与行之间加空。符号画在字与字之间的上方,行与行之间的左右处。
12、减空号:表明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减空。符号使用方法同上。
13、空字号:表明空一字距;表明空1/2字距;表明空1/3字距;表明空1/4字距。
14、角码号:用以改正上下角码的位置。
15、分开号:用以分开外文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