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竞赛(2024数模竞赛时间一览表)

数学建模比赛的一般流程是什么

数学建模是比赛流程规则如下:

1、组队:大学生以队为单位参赛,每队3人(须属于同一所学校),专业不限。

竞赛分本科、专科两组进行,本科生参加本科组竞赛,专科生参加专科组竞赛(也可参加本科组竞赛),研究生不得参加。每队可设一名指导教师。

2、做题:竞赛题目一般来源于工程技术和管理科学等方面经过适当简化加工的实际问题,不要求参赛者预先掌握深入的专门知识,只需要学过高等学校的数学课程。题目有较大的灵活性供参赛者发挥其创造能力。

参赛者应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一篇包括模型的假设、建立和求解、计算方法的设计和计算机实现、结果的分析和检验、模型的改进等方面的论文(即答卷)。

竞赛评奖以假设的合理性、建模的创造性、结果的正确性和文字表述的清晰程度为主要标准。

3、评奖:各赛区组委会聘请专家组成评阅委员会,评选本赛区的一等、二等、三等奖,获奖比例一般不超过三分之一,其余凡完成合格答卷者可获得成功参赛奖。

扩展资料:

实际问题背景

1.涉及面宽--有社会,经济,管理,生活,环境,自然现象,工程技术,现代科学中出现的新问题等。

2.一般都有一个比较确切的现实问题。

数学建模有哪些比赛

大学生可以参加的各类竞赛有很多,例如:

1、数学类: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举办时间:每年的9月上旬左右;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举办时间:每年的9月下旬左右。

2、英语类: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举办时间:初赛一般在每年的4月一个周日,决赛一遍在5月的一个周日;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举办时间:每年6月份至8月份左右。

3、电子类: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举办时间:单数年的9月中旬举行,为期4天左右。

4、环境类: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举办时间:一般在1月份进行申报,竞赛时间为8月份。

1、综合类学科竞赛:

(1)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

"中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分为数学专业类竞赛题和非数学专业类竞赛题。其中数学专业类竞赛内容为大学本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内容,数学分析占50%,高等代数占35%,解析几何占15%;非数学专业类竞赛内容为大学本科理工科专业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了函数、极限、连续、微积分、向量代数、空间解析几何、无穷级数等内容。"

数学建模竞赛流程

我们国家的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大约在每年的9月份的第二个周末进行,为期三天。

大约流程:

1、需要三个同学组成一个队,在三天的比赛期限内,选择一个题目进行做答。

2、最后的解答以论文形式上交所在省的数学建模委员会评审。

3、然后在参加国家的评审。

这三个同学应该一个数学方面的知识和感觉好一些(不妨设为同学A),一个计算既要很强(不妨设为同学B),另外一个文笔稍微好一些(不妨设为同学C)。

同学A负责对题目的数学解题思路和框架以及数学算法的设计,并在数学模型的选择上有很大的决定权,同学B负责把同学A的想法进行计算机实现,要快,要求它具有很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同学C负责将前面两位同学的工作转化为论文,很好的表述出来。当然,一组的三个同学一起负责对题目的理解。

应该说数学建模比赛要求的是不同能力同学的最优化组合问题,并不要求学历,但是要求最少具备大学二年级的数学水平。也就是说基本学过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才行,最好选修果数学建模。

对于怎样参加,每个学校做法不尽相同。

有的学校是在每年的上半年进行全校选拔赛,脱颖而出的队参加全国比赛,有的学校是推荐制,每个学院推荐同学进行组队参赛。还有的几所大学联合起来搞一个地区级的数学建模比赛,等等。不一而足。

扩展资料:

赛事设置

竞赛宗旨

创新意识团队精神重在参与公平竞争。

指导原则

指导原则:扩大受益面,保证公平性,推动教学改革,提高竞赛质量,扩大国际交流,促进科学研究。

规模与数据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课外科技活动之一。

该竞赛每年9月(一般在上旬某个周末的星期五至下周星期一共3天,72小时)举行,竞赛面向全国大专院校的学生,不分专业(但竞赛分本科、专科两组,本科组竞赛所有大学生均可参加,专科组竞赛只有专科生(包括高职、高专生)可以参加)。

同学可以向该校教务部门咨询,如有必要也可直接与全国竞赛组委会或各省(市、自治区)赛区组委会联系。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创办于1992年,每年一届,目前已成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数学建模竞赛。

2014年,来自全国33个省/市/自治区(包括香港和澳门特区)及新加坡、美国的1338所院校、25347个队(其中本科组22233队、专科组3114队)、7万多名大学生报名参加本项竞赛。

比赛时间

2017年比赛时间是9月14号20:00到9月17号24:00,总共76小时,采取通讯方式比赛,比赛地点在各个高校。比赛时间全国统一的,不可以与老师交流,可以在互联网查阅资料。

同学们在比赛期间应该注意安排时间,以免出现时间不够用的情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数学建模竞赛是怎么一回事

数学建模竞赛是团队参加,团队中每个人需要准备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准备数学建模竞赛最忌讳的就是三个人一起扎堆看数学模型,一起学习编程,一起学论文写作,到了最后三个人啥都会,但啥也不精。

这里为你提供一份完整的准备路线:

因此,首先需要做的是组建队伍。

注意一定要找靠谱、知根知底的队友,确定大家对于数学建模这件事并不排斥,愿意抽出课余时间参加竞赛,并且志在获奖。能力方面甚至都是次要的,一定一定要确认队友态度!

队伍组建完成后,接下来就是分配工作。

一人负责建模(建模员),一人负责编程(编程员),一人负责写作(写作员)。

对建模员来说,ta首先要将上图提到的六类模型的基本原理弄懂,然后结合实际题目(例如往年国赛、美赛……)来分析这些模型一般会用到什么类型的题目中,如微分方程模型一般会和规划模型结合起来用于解决“热传递”的相关问题(2018年国赛A题和2019年国赛A题)。

对编程员而言,最起码要掌握一门编程语言:Python或者Matlab,这两种是数学建模中最常用的编程语言。

Python可视化示例

python具有:

1、强大且良好的社区环境:在用Python实现一个模型的时候,基本上CSDN和博客园都有现成的代码,如果网上没有需要自己手动实现,但是害怕自己遇到很多bug,网上针对这些bug都有很好的解释以及解决办法。

2、覆盖面广的第三方库:Python有很多第三方库对数学建模常用的模型都有实现,你只需要安装这些第三方库,然后调用这些库,基本上几行代码就能实现一个复杂的模型。比如说最小二乘法的多元线性回归,在sklearn库中LinearRegression模块就已经替你实现好了,直接调用就可以。

编程手仅仅掌握Python编程或者Matlab编程的基础还是不够的,还需要会利用编程语言去实现数学模型,所以建议编程手在比赛开始前就把图一中橘黄色的模型都手动实现一遍,如果实在来不及或者能力不足也要在网上把这几个模型的代码都找到,自己理解一遍。

对写作员而言,第一件事就是选择一个写作工具。

如果你精通LaTex,那么你就用LaTex,如果你对LaTex也是一知半解,不是很精通,或者之前压根没接触过LaTex,那么用word就行了,不要用LaTex。如果到了比赛的时候,LaTex编译不出来然后又找不到解决办法,那就非常浪费时间。

另外,写作也需要能看懂模型(大致知道他的原理),因为最后数学建模还是要靠一篇论文去展现给评委的,如果写论文的人对模型一点不懂,那这肯定也是不行的。建议写作员把近五年的数学建模国赛优秀论文都看一遍。

以上就是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分工合作的一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