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作者简介
1、《春江花月夜》作者是唐代诗人张若虚。以《春江花月夜》知名,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
2、张若虚(约660—约720),唐代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生卒年、字号均不详。事迹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中宗神龙(705~707)中,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张若虚,不仅他的生平事迹少之又少,而且他的诗作也长期湮没无闻。在唐代,似乎没有他的诗集传世。从唐至元,他的《春江》诗几乎无人所重。
3、据文史学家程千帆先生考证,今存唐人选唐诗十种、唐人杂记小说,宋代《文苑英华》、《唐文粹》、《唐百家诗选》、《唐诗记事》,元代《唐音》等唐诗选本,均未见他的诗作。不仅唐诗选本无载,而且在由唐至明的二十余种诗话中也无一字提及。最早收录他的《春江》诗的本子,是宋人郭茂倩的《乐府诗集》卷四十七,共收《春江花月夜》同题诗五家七首,张若虚一首也在其中。然而这仅仅是作为乐府宫体诗收录的。直至明人杨高棅《唐诗正声》选本,仍然没有把他的诗选在“正声”之列。然而幸运的是,张若虚的《春江》诗总算从唐代起被保留下来了。
4、标题《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旧题,此曲调创始于陈后主,其主要特色是艳丽柔靡。这首长篇歌行以春江花月夜为背景,将画意、诗情与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体察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彻的诗境。他留给后人的作品不多,《全唐诗》中仅存二首,而这首《春江花月夜》又是是最著名的一首,它号称以“孤篇横绝全唐”,奠定了张若虚在唐代文学史的不朽地位。
春江花月夜作者是谁
1、张若虚,生卒年不详,扬州(今属江苏)人,主要活动在公元七世纪中期至公元八世纪前期,曾任兖州兵曹。《春江花月夜》对宫体诗的发展所做的突出贡献。《春江花月夜》这样一首情景理得到完美统一的诗作一经出世,横扫宫体诗的罪孽,稳稳开创了宫体诗的新局面。
2、《春江花月夜》是张若虚四五十岁的年纪写的,孔子曾说:“五十而知天命”,这个“知天命”是指一个人对宇宙人生所持有的更为深刻的见解,《春江花月夜》所体现的意境和思想,绝不是二十岁甚至是三十岁的张若虚所能企及的高度。
3、《春江花月夜》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飘渺迷离的春江月夜图,通篇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意境寥廓深远。其中的景,虚实结合,其中的情,浓淡相宜,整篇诗作通过月在一夜间经历的升起、高悬、西斜和落下,暗合了人一生的变幻莫测、起起落落与跌宕起伏。
4、《春江花月夜》中有“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两句,它的意思是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荡漾着明亮的月光,这体现了作者对月圆人寿的强烈向往。
5、这首诗里所隐喻的,有俗世的情爱,却又超拔于情爱之上,更多体现的是作者对世情的洞察和人情的练达,他的诗中,既有淡淡的飘渺的哀愁,亦有“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的达观态度。
6、他的诗中,既有“竖穷三际”的时间观,亦有“横遍十方”的空间观,那里有把握现在未来的知见,有认清东南西北的视野。
7、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的作者是谁
1、《春江花月夜》作者是唐代诗人张若虚。
2、《春江花月夜》为乐府吴声歌曲名,相传为南朝陈后主所作,原词已不传,《旧唐书·音乐志二》云:“《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庭花》、《堂堂》,并陈后主作。叔宝常与宫中女学士及朝臣相和为诗,太乐令何胥又善于文咏,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此曲。”
3、后来隋炀帝又曾做过此曲。《乐府诗集》卷四十七收《春江花月夜》七篇,其中有隋炀帝的两篇。
4、张若虚的这首为拟题作诗,与原先的曲调已不同,却是最有名的。目前具体的创作背景已不可考。
5、张若虚(约660—约720),唐代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生卒年、字号均不详。事迹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中宗神龙(705~707)中,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尚在世。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
6、在唐代,似乎没有诗集传世。从唐至元,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诗几乎无人所重。据文史学家程千帆先生考证,今存唐人选唐诗十种、唐人杂记小说,宋代《文苑英华》《唐文粹》《唐百家诗选》《唐诗记事》,元代《唐音》等唐诗选本,均未见他的诗作。不仅唐诗选本无载,而且在由唐至明的二十余种诗话中也无一字提及。
7、最早收录他的《春江》诗的本子,是宋人郭茂倩的《乐府诗集》卷四十七,共收《春江花月夜》同题诗五家七首,张若虚一首也在其中。
8、明嘉靖年间,李攀龙选编《古今诗删》收录张若虚的《春江》诗,万历年间的三种选本《唐诗所》《唐诗解》《唐诗归》,崇祯年间的《删补唐诗脉笺释会通评林》七言古诗、《石仓历代诗选》,明末成书的《唐诗镜》都选录了此诗。
9、最早提及张若虚及其诗的诗话,是成书于万历年间的胡应麟《诗薮》。及至清代,有关唐诗的重要选本,如成书于康熙年间的季振孙《唐诗》、徐增《而庵说唐诗》《御制全唐诗》(卷十九和卷一一七),成书于乾隆年间的沈德潜《重订唐诗别裁》、管世铭的《读雪山房唐诗钞》等等,都收录了他的《春江》诗,有的还附录有关此诗的评论。
10、现今流传的作品有:《代答闺梦还》《春江花月夜》。